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技
阿斯利康要在中国上市?跨国药企为何积极“拆家” 快消息
发布时间:2023-06-21 22:18:41    来源:国际金融报

近日,有外媒报道称,总部位于英国的知名跨国药企阿斯利康考虑分拆中国业务,在中国香港或上海单独上市。

对此,阿斯利康中国方面回应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称,暂对市场传言或猜测不予置评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,阿斯利康连续多年稳居跨国药企第一的宝座。2023年5月,阿斯利康在华30周年庆典上,其全球执行副总裁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,阿斯利康(中国)的最初十年是为中国患者带来全球创新药,第二个十年是加码投资中国制造,第三个十年是持续加大在华投入、构建创新生态。未来也许会有更多变化,那就是持续深化本土战略。

积极中国化

中国市场在阿斯利康全球业务中分量有多重?

截至目前,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目前已经覆盖四大业务,分别是肿瘤事业部,呼吸、消化及自体免疫事业部,心血管、肾脏及代谢事业部,罕见病事业部。与此同时,阿斯利康通过中国的生产基地,向全球约70个市场供应药物。

从业绩贡献看,中国是阿斯利康全球的第二大市场。2018年至2021年,阿斯利康中国区的营收稳步上升,分别为:37.95亿美元、49亿美元、54亿美元和60亿美元,持续占据跨国药企中国区业绩榜首位。2022年,阿斯利康总营收为443.51亿美元,中国区收入达57.92亿美元,虽然增速放缓,但占比依然高达13%。

2023年一季报显示,阿斯利康总营收为108.79亿美元,同比小幅下滑,在中国区却实现营收16.02亿美元,同比增长8%。

近年来,为了提振业绩,阿斯利康一直在探寻新发展模式。

2013年,设立中国创新药研发部,支持其创新药物在中国的临床开发和上市;

2019年,将中国新药研发部升级为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;

2021年7月,以390亿美元的巨资完成对罕见病药企Alexion的收购,同年9月在华正式成立罕见病事业部; 

2021年10月,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在上海正式运行;

2021年11月,拆分及县业务,一边将及县肿瘤业务合并进肿瘤事业部,另一边又将及县慢性病业务和零售、社区、飞鹰业务整合,新成立全渠道事业部;

2021年12月,与国投创新投资公司合资成立的迪哲医药登陆科创板;

2022年4月24日,中医药创新产业基地落户成都高新区。

在华发展30年来,阿斯利康非常重视在中国的本土化。今年3月,阿斯利康正式启动青岛工厂建设,并将对无锡、泰州两大现有生产基地继续扩大投资。目前,肿瘤免疫成为下一个现金流增长点的趋势较为明显,阿斯利康正在对此发力。2023年5月21日,由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联合开发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 (ADC) 优赫得在中国正式上市。作为全新一代靶向HER2的ADC药物,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疗法选择。

此前,王磊也曾在媒体采访中透露出:“阿斯利康中国还有更大的规划,更大的布局。”

那么,这个更大的布局会是分拆上市吗?

其实,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,阿斯利康并不是新手。2017年,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迪哲(江苏)医药有限公司,持股41.5%。迪哲医药现任董事长张小林曾参与建立阿斯利康投资(中国)有限公司中国创新中心,并担任全球副总裁职位。2021年12月,迪哲医药登陆科创板。2022年,AZAB、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(有限合伙)为迪哲医药并列第一大股东,AZAB正是阿斯利康集团全资子公司。

分拆上市潮

近年来,不少跨国药企调整全球布局,分拆、重组动作频频。

2018年,辉瑞对其业务板块进行重组,将成熟药品业务拆至普强。

2019年12月,赛诺菲宣布新的战略框架,业务调整为特殊药物(免疫、罕见病、血液、神经、肿瘤)、疫苗和普通药物(糖尿病、心血管和成熟药物)三个全球部门,以及独立的消费者保健业务部门。2020年2月,赛诺菲剥离原料药业务,合并欧洲6个原料药生产基地,打造第三方生产和销售活性药物成分的公司API,使其成为最大的欧洲原材料制药公司。

2021年,默沙东将女性健康产品、成熟产品和生物类似物产品业务分拆,成立独立公司欧加隆。

2022年,葛兰素史克(GSK)为了专注于创新疫苗和药物研发,将消费者保健业务分拆后成立赫力昂(Haleon),并在纽交所上市。

同年,诺华宣布将制药和肿瘤业务部合并为创新药物部,又将其分为美国和国际两个组织,独立经营并全面负责区域内所有治疗领域。

业内人士认为,近年来,疫情影响不少跨国药企的全球布局,如今需要根据后期业务发展方向作出改革。疫情对全球企业的业绩都产生了负面影响,在后疫情时代的资本寒冬下,必须通过调整战略度过难关,谁调整得及时,谁才能赢得市场份额。

在国内市场,分拆上市的药企也不在少数。自2019年12月证监会发布《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》后,截至今年一季度,已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完成分拆上市,其中的药企包括:长春高新分拆百克生物、华兰生物分拆华兰疫苗、天士力分拆天士力生物、华邦健康将控股子公司山东凯盛新材料分拆至创业板、科伦药业分拆川宁生物、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至科创板、延安必康分拆江苏九九久科技之创业板等。

从原因来看,分拆上市主要是缓解母公司融资压力,为子公司获取资金和资源,降低融资难度。此外,还可以提高业务集中度,改善公司治理,实现股权激励等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